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

《淨土生無生論》淺解

《淨土生無生論》淺解 《淨土生無生論》是天台祖師傳燈大師所作。傳燈法師在淨土著作方面,尚有《淨土法語》與《阿彌陀佛經略解圓中鈔》。法師登座說法無數,但是在講《淨土生無生論》時,每一登座,空中就會響起天樂,在座聽講的人也都能聽到,直到講完「淨土生無生論」才停止。 《淨土生無生論》大義 佛法的「般若空」,常被誤解為「心念無相」才是「空」,所以對念佛者「執持名號」或「觀極樂世界的依正相好」都被認為是「執相」。更有人認為「心淨即國土淨」,把這個「心淨」指為心地當下沒有妄念才是真正的「佛土」,並沒有實境的「極樂世界」。會有這樣的偏失見解,主要在於「執心撥境」、「執理廢事」,不契「即心即境、即境即心、心境一如」的諦理。若能詳讀《淨土生無生論》,以上那些問題,當自然迎刃而解。 《淨土生無生論》一文,旨在闡明「法界唯心」,十法界不離唯心所作,極樂世界乃至十方佛土也不例外。「無生」並不是離開極樂世界的依正之境,心念完全沒有境相,才叫「無生」。「無生」也不是說專指心淨,並沒有實際淨土往生,而是了達一切佛土的體性,本然無生。體性無生,無礙隨緣普現一切佛土,名為「無生而生」。求生極樂,體性本然空寂,是「生而無生」。 持佛「名號」或觀佛相好而發願往生,屬於「事修」。了知所往生的極樂世界,不離心性所現,屬於「理持」。從「意持名號」相契「即心即佛」的理持,泯絕「生相」,亦不住於「無生之相」;於無生中,無礙往生,是「淨土生無生」的宗旨。 《淨土生無生論》以十門來詳盡「淨土生無生」義:一、一真法界門;二、身土緣起門;三、心土相即門;四、生佛不二門;五、法界為念門;六、境觀相吞門;七、三觀法爾門;八、感應任運門;九、彼此恒一門;十、現未互在門。 一、「一真法界門」: 一、真法性中,具足十法界,依正本融通,生佛非殊致。 「一」乃不二,「真」乃非虛妄。「一真法界」即是清淨不二的法界,也是指眾生與十方諸佛本然具足的「清淨心性」。眾生的「清淨心性」只是被無明覆蓋而不能顯露,而諸佛則是淨化一切無明而証得。諸佛所証的「清淨心性」同於眾生本具的「清淨心性」,二者無異無別。 「清淨心性」有很多異名,又名「空如來藏」,以「清淨心性」離一切相。也名「真如」,以心性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,如如不動。又名「佛性」,以此清淨心性,同於十方諸佛所証。又名「菴摩羅識」,以清淨心性能立一切法而無染著。又名「菩提」,以清淨心性是諸佛所証之果。又名「涅槃」,以清淨心性乃清涼常樂。 「清淨心性」有多方面的性質;如《六祖壇經》所說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!何期自性本不生滅!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本無動搖!何期自性能生萬法!」就是在描述「清淨心性」的本質。在論典上,最為常見的是以「真空」與「妙有」來描述。心性雖然是空性,但無礙萬法的生起,說為「真空無礙妙有」。一切萬法,體性皆空寂如如,說為「妙有真空」,意在不令學人偏墮在一邊。 『真法性中,具足十法界。』指「十法界」全由「清淨心性」所造。「十法界」者:佛法界、菩薩法界、緣覺法界、聲聞法界、天法界、修羅法界、人法界、畜生法界、餓鬼法界、地獄法界。亦即一切凡聖,都同具「清淨心性」,只因迷悟差別,隨業染淨而分為「十法界」。 『依正本融通,生佛非殊致。』「依正」指極樂世界的依報與正報。正報者,如三十二大丈夫相,無量相好。依報者,指極樂世界器世間種種莊嚴,如黃金為地,七寶莊嚴等等莊嚴環境。「融通」指共同根源。「生佛非殊致」指極樂世界是彌陀清淨心性所現,當我人心性緣於極樂時,心中所現極樂也是我人清淨心性所現。我人清淨心性與彌陀佛性融通無別,所以「非殊」,沒有不同。 二、身土緣起門 『一真法界性,不變能隨緣,三身及四土,悉由心變造。』 「空有無礙」的「一真法界」,本具「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。」的功能。「一真法界」本然不變,卻能隨染緣造十法界,名為「不變隨緣」。三身(法身、報身、化身。)、四土(常寂光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。)都是隨染淨緣所變造。一切十法界、三身、四土,當體即真,性體不增不減,名為「隨緣不變」。 念佛憶佛時,所念的佛號,所觀的依正莊嚴,是清淨心性所現,即是真如不變隨緣而現。「名號」當體即真,不淨不垢,即是「隨緣不變」。約事証來說,我們眾生有分別妄想,所以念佛時,無法消融「心、佛、眾」為一念,心念就會有著「眾生、諸佛、清淨心」等等差別念。但是就理體而言,「心、佛、眾生」當體即真,了無差別。 由念佛中,明白心性「隨緣不變」的諦理,能契入「無生之理」。求生極樂世界的「清淨心性」乃不增不減、不淨不垢,是「隨緣不變」,相契「生而無生」。「不變隨緣」所以不妨「無生而生」,無礙起念佛號。 三、心土相即門 『西方安樂土,去此十萬億,與我介爾心,初無彼此異。』 一佛土已非常廣大,何況是「十萬億佛土」。所以 有些人認為西方在「十萬億」佛土外,怎麼能往生到那麼遠?這是因為不明白「十法界在一心中」的諦理。 就事相來說,十萬億非常遙遠;但是就心性而言,十萬億不出我人心性之外。我們凡夫尚無法消融妄想分別,就會迷在事相的「遠近」分別,受制於「空間分別」,不能達「法界由心造」。若能由念佛中,消融分別情識,了達法界唯心所現,就能契入「即心即土」,當下郭然無遠無近,「十萬億佛土」不離當念。 四、生佛不二門 『阿彌與凡夫,迷悟雖有殊,佛心、眾生心,究竟無有二。』 阿彌陀佛成就三身、四智。四智者,是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。我們凡夫則是具足無量煩惱,受到無量業所繫縛。在「事相」上,有凡聖的迷悟差別;但是,就心性而論,眾生與彌陀同是具足清淨心性,無二無別。 五、法界為念門 『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,故我念佛心,全體是法界。』 「法界」是指念佛的清淨心體。有了「法界唯心」的正念正知,所念的佛號,所觀的依正莊嚴,全消融在「清淨心性」。 六、境觀相吞門 『十六等諸境,事理兩種觀,彼此互相吞,如因陀羅網。』 「境觀相吞」之「境」為所觀的境;「觀」為能觀的心。「十六」指「觀無量壽經中十六觀」,即一日觀。二水觀。三地觀。四寶樹觀。五華池觀。六總觀。七正報觀。七華座觀。八像觀。九佛身觀。十觀音觀。十一勢至觀。十二普觀。十三雜觀。十四、十五、十六觀是三輩往生觀。 「相吞」指所觀的境,與能觀的心交融無礙,猶如帝釋宮中之陀羅網,陀羅網有千珠,珠珠互相影攝;一珠之中,含攝千珠之影;雖然珠珠互攝,但是珠珠各各照用不同。 當以「境」為事時,為賓時,則「能觀」為理為主,是為「以觀吞境」,比如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在我心中。反之,以「能觀」為事,為賓時,則「境」為理為主,理能包事,是為「以境吞觀」,比如觀我人身心在極樂的依正之中。 開始十六觀時,不妨先「以境為事」,觀為理;修習一段時間後,再反過來「以觀為事」,境為理。如此反覆互觀,能慢慢理事交融。 「因」與「果」也如帝釋宮中之陀羅網一樣,因中該果,果中該因。當極樂依正在我心內時,我心即是極樂依正,不待將來才能見到極樂依正。當身心已在極樂依正中時,當念即是往生極樂世界,不待將來才是往生;如此才名為「唯心淨土」、「自性彌陀」。 天衣懷禪師有一則公案,很能闡釋由念佛而達「生而無生,無生而生」的理地。天衣禪師有一天問學者說:「念佛者有厭離娑婆,欣求極樂,以及有捨穢取淨的分別念;有取捨時,即是眾生分別妄想;但是若說無淨土,卻違反佛陀所說的話。修淨土者,應該如何修呢?」眾人無法作答,禪師只好自答說: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。」又說:「譬如鴈過長空,影沉寒水;鴈絕遺踪之意,水無留影之心。」飛鴈飛過水潭時,潭中自然現出鴈影,然而飛鴈並沒有留下影跡之本意,潭水也無留影之心。「鴈過長空,影沉寒水。」意指念佛心與彌陀願,互相交感,猶如鴈潭交感而留影跡,比喻了「生則決定生」。「水無留影之心者。」比喻眾生與彌陀心性全是一直法界,無來無去,所以去則實不去,生而無生。 七、三觀法爾門 『能觀為三觀,所觀即三諦,全性以起修,故稱為法爾。』 三諦,即是真諦、俗諦、中諦。真諦者,能觀的心,泯一切妄想謂之「真」;俗諦者,所立的一切法,所觀的一切境謂之「俗」;中諦者,泯絕真俗分別,則俗諦不離真諦,「即俗即真」謂之「中」。 三觀,即是空觀、假觀、中觀。心的體性無形無相,了無一物,謂之「空」;真如随緣能生萬法,所生萬法謂之「假」;即假即空,無非法界,謂之「中」。或以能觀的心性空靈謂之「空」;所觀的極樂世界依正境相,謂之「假」;心境不二謂之「中」。於念佛憶佛中,若能泯絕「能所」分別,則一真一切真,一中一切中,能觀所觀,法爾一真法界;於一真中攝三觀、三諦,所以稱為「全性以起修」。 八、感應任運門 『我心感諸佛,彌陀即懸應,天性自相關,如磁石吸針。』 眾生念佛求生淨土為「感」,諸佛大願接引為「應」;如水中相映天月,即現水中月,隨照隨現。如 《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》說: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自得心開。」。 傳燈法師的法孫受教法師在《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》中說:「世人對淨土法門,生不起欣樂心,只要有三個因素:不信、不念、不願。 「不信」的情形有很多,大約有三種: 一者全然不信,像外道人士就全然不信有極樂世界。 二者只信已佛,不信有他佛;如修禪的禪行者,有的會「執心撥境」,不信有他佛。 三者不敢信自己具足與十方諸佛平等的覺性,屬於智慧不足的純根者。念佛者必須要能「自他兼信」,才能悟入「生佛不二」的一真法界。 「不念」也大約有三種情形:一者全然不念;博地凡夫沒有福德智慧,只能隨貪瞋痴流轉,所以完全不會去念佛。二者只念己佛,不念他佛,這是禪行者的特徵。 三者念他佛,不知也要念己佛,這是少智慧的純根念佛者特徵。 念佛者要能「自他並念」,才能悟入「念而無念」的理事雙融。 「不願」也有三種:一者全然不願求生淨土,博地凡夫即是。二者只願自心當下証入成佛境界,不願他佛所攝受,屬於禪行者。三者只願他佛來迎,不知自佛當下無來無去,這是「執事昧理」的純根者。念佛者必須「自他並願」,才能悟入「生即無生」的「心佛不二」諦理。 九、彼此恒一門 『若人臨終時,能不失正念,或見光、見華,已受寶池生。』 念佛人在臨終時,能夠不失正念而念佛,或見西方莊嚴世界,如見光、見蓮華等等,雖色身尚未捨報,卻已注定往生於極樂世界蓮華池中。 十、現未互在門 『行者今念佛,功德不唐捐,因中已有果,如蓮華開敷。』 《華嚴經》說:「一念普觀無量劫,無去無來亦無住。」一真法界,含攝十方,竪貫三際;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在一念中。現今一念,當下即顯未來之果;所以現今念佛之心,必結未來之果;念佛的當下,「因中該果」,也猶如蓮華在華開時,華中同時有果了。 《彌陀經》說:「若有人已發願、今發願、當發願,欲生阿彌陀佛國者,是諸人等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彼國土若已生、若今生、若當生。」已發願者,即已當生;今發願者,必今生;當來發願者,也必當生。亦即說明了因果同時,如蓮華開花時,華中有果了。 “念佛者”發心求生極樂時,因中該果,極樂蓮華池中,即已開敷蓮華了。所以舉心念佛時,當下與彌陀即感應道交,念念彌陀,功不唐捐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